1874 – 1961 陈嘉庚先生是海外华人的传奇人物,他的传奇经历激励了东南亚的许多人。他出身于移民家庭,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社会改革家、政治活动家、慈善家、社区领袖和教育家。1961 年 8 月 12 日,陈嘉庚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 86 岁,中国政府为其举行了国葬,以表彰他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本页是从各种文献资料中获得的有关他的生平、思想以及他对中国和东南亚社会和经济进步所做重大贡献整理而成的详细历程。
1874 年 10 月 21 日,陈嘉庚 (Tan Kah Kee) 出生于中国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村。他在村里的南轩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90 年,16 岁的陈嘉庚(Tan Kah Kee)来到新加坡,作为学徒和簿记员加入了父亲陈杞柏(Tan Kee Peck)先生的家族米店。陈嘉庚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出色的工人,1892 年,他的叔叔生病退休后,他被安排负责掌管“顺安号”米店。
1893 年,陈嘉庚回到家乡中国集美,与张宝珂女士结婚。他在集美住了近两年,然后于 1895 年返回新加坡。后来,他又因母亲去世和葬礼两次回国,并于 1903 年第四次返回新加坡。
1903 年,“顺安号”米店歇业,陈嘉庚只能自己自谋前途。
他以非凡的毅力和魄力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他集资7000多元叻币创立了第一家公司——位于三巴旺的一家小型黄梨罐头厂“新利川”。随后,他收购了当时最大的黄梨罐头厂之一日新。之后,他又在新加坡购买了一块 500 英亩的未开发土地,在清除丛林之后,建立了福山黄梨种植园。
从黄梨生意中获利后,他重振了家族的旧米业,在北驳船码头(原“顺安”米店 所在地)创建了谦益碾米厂。
1905 年是陈嘉庚事业的转折点。他在梧槽河建立了第三家黄梨罐头厂,生意蒸蒸日上。陈嘉庚的黄梨罐头厂不仅为他积累了个人财富,还被视为东南亚本土工业革命的先驱。它向该地区的其他国家表明,只要具有远见卓识、了解技术流程和强大的商业动力,就有可能实现工业化。
然而,到了年底,更多的竞争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梨产业,公司利润也随之减少。陈嘉庚明白,要想让自己的业务继续增长,就必须利用市场力量,进行多元化经营,开拓新市场,寻找新机遇。
陈嘉庚意识到橡胶的市场潜力,于 1906 年将福山黄梨种植园的一部分用于种植橡胶树苗。当时,橡胶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由欧洲大型公司主导的欧洲业务,但陈嘉庚毫不畏惧。他的先见之明和大胆决定被证明是英明的,因为橡胶在随后几年蓬勃发展,并成为他的主要业务。
陈嘉庚坚信,教育是使社会摆脱贫困、无知和绝望的关键。1907 年,他与其他 109 名福建社区成员共同创办了道南学校。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坚定支持者,陈嘉庚于 1910 年加入同盟会,反抗满清政权。陈嘉庚目睹了西方列强的迅猛发展和清朝政权的腐败无能,坚信中国民主革命必将到来。
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党人推翻了清王朝,福建成立了独立的军政府。为协助新的福建省光复政权,新加坡福建会馆成立了保安会,陈嘉庚被推选为保安会会长,并筹集了 20 多万美元。
同年晚些时候,孙中山先生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后,陈嘉庚又筹集了 5 万美元支持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政府。
陈嘉庚协助创办了爱同学校,该校于 1912 年 10 月 12 日开学,教授以中华价值观为基础的课程。
随后,他回到中国,在家乡创办了集美学校。集美学校于 1913 年正式开学,陈嘉庚第五次回到新加坡。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陈嘉庚迈出了大胆的一步,进入了战时利润丰厚的航运业。他总共租赁了 4 艘船,后来又购买了两艘,开始了成功的航运事业。
在橡胶业方面,陈嘉庚顺势而为,从种植橡胶过渡到生产各种橡胶制品,使用的工人也是以前在他的黄梨罐头厂工作的工人。
同年,他还创办了 崇福女子学校。
陈嘉庚继续扩大他的橡胶生意,并于 1917 年将谦益生胶厂改为深加工的橡胶熟品制造厂。
陈嘉庚还派弟弟陈敬贤回福建协助创办集美中学和集美师范学校。
中国天津发生水灾时,陈嘉庚牵头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的天津赈灾基金筹款。
1919 年 3 月 21 日,陈嘉庚创办了华侨中学。
他还认捐了 10万元,用于创办英华书院。学院计划取消后,他转而把已捐出的3万元转捐给英华学校。
陈嘉庚决定毕生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并于 1919 年返回集美筹建厦门大学。他还组织了同安教育委员会,每年资助中华民国的四十多所小学和新加坡的几所小学。
1921 年,厦门大学正式开学。
1922 年,陈嘉庚第 6 次回到新加坡,拓展他的橡胶生意。
陈嘉庚创办《南洋商报》。他还成为华商高级俱乐部怡和轩俱乐部主席。
1926 年,陈嘉庚扩建了华侨中学的校园,同时创办了集美农林学校。
不久,由于橡胶价格严重低迷,陈嘉庚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他被迫停止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一些建设项目。
1929 年,陈嘉庚当选为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
同年,陈嘉庚还向莱佛士书院慷慨捐赠 一万元。
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新加坡后,陈嘉庚领导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筹集了 1000 万新元 ,支持中国抗击日本侵略。
1938 年 10 月 19 日,陈嘉庚当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会长。当他听说中国政府高官汪精卫建议与日本人举行和谈时,非常愤怒。他向中国国会发出电报,强烈反对汪精卫。他成功了,此后中国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 “电报事件”。
陈嘉庚还在新加坡积极组织公众集会,宣传日本的侵略行径,争取和激励海外华人支持抗日。他公开鼓励抵制日货。
1939年,陈嘉庚创立了南洋华侨水产航海学校。
1940年,陈嘉庚组织了一个由60人组成的慰问视察团,其目的一部分是了解实际情况,另一部分是向遭受日本侵略者迫害的中国人提供安慰和救助。慰问视察团在战争期间访问了包括重庆(战时首都)和延安在内的多个地方。
1941年,陈嘉庚再次当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
同年,陈嘉庚创办了南洋华侨师范学校。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突袭珍珠港,从而引发了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30日,海外华侨抗敌动员总会(the Overseas Chinese Mobilization Council)由陈嘉庚成立并领导。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占。在肃清大屠杀期间,日本军队追捕并杀害大量被怀疑有反日情绪的华人。由于其社会地位和早期参与反日活动,陈嘉庚成为日本占领期间的主要抓捕目标。
幸运的是,陈嘉庚成功逃避了抓捕,逃到了印尼东爪哇的玛琅。在躲藏期间,他撰写了《南侨回忆录》,这是一部对未来历史学家而言极具价值的资料。
二战于1945年结束后,陈嘉庚回到新加坡,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1946年,他创办并发行了《南侨日报》,这是一份对执政的国民党持批评态度的报纸,当时国民党正与中国共产党打内战。陈嘉庚亦公开支持尼赫鲁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
1947年,陈嘉庚组织了一场与新加坡华侨有关的会议,并批评荷兰殖民者对印尼华侨的暴行。他呼吁对荷兰政府实施经济制裁。
陈嘉庚于1947年创办了南侨女子中学。
他亦在香港成立了集友银行,以资助各个集美学校的营运费用。
1949年,陈嘉庚自二战结束后首次返回中国。
陈嘉庚决定将余生和财富投入重建项目。他重建了集美学校和集美大学,还提出了修筑能够连接厦门岛和集美的福建铁路的计划。1950年,陈嘉庚最后一次返回新加坡,处理完他的生意后就退休回到了他的家乡集美。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逝世于北京。在北京举行国葬后,他的灵柩乘火车前往集美,最终安葬于集美的鳌园。